某分析師周四(10月18日)表示,一直以來,當許多歐元區國家在經濟衰退的大潮中苦苦掙扎之時,德國經濟卻一枝獨秀,逆行而上,但目前,作為歐洲"發動機"的德國也似乎逐漸向危機屈服。
德國失業率稱上升趨勢,該國政府還削減了2013年經濟增長預期,政府收益也遭到下調。
長期以來,經濟學家不停警告稱,德國經濟是出口主導型,而歐元區其他成員國是德國的主要交易伙伴,該國出口型經濟增長將于2012年底停滯。隨著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其他交易伙伴經濟增長的放緩,德國最終或被迫放下自尊,更多地讓出它在歐洲的權力。
《極端貨幣》(Extreme Money)作者Satyajit Das表示,德國的問題在于其擁有兩個選擇:退出歐元區,或者留在歐元區,而二者的最終結論是相同的。
若德國選擇留下,將不得不為更多的債務買單,如果西班牙和意大利申請金援,德國將成為歐元區僅剩的頂梁柱。
Das表示,這就是德國所擔憂的:債務相互化。
若德國選擇離開,德國將永遠無法收回給予歐元區外圍受困國家的救助資金,德國新貨幣價值將大幅調整,或將失去競爭力。
近期的調查顯示,許多德國民眾反對將更多的德國經濟主權割讓給歐洲,不過,在周四的歐盟峰會前德國總理默克爾(Angela Merkel)卻呼吁這么做。
默克爾呼吁成立歐盟貨幣委員會,該委員會將監管成員國預算,并將擁有各國預算方案的否決權。她還希望將權力較給歐洲機構,以便監管。
VTB Capital首席經濟學家Neil MacKinnon稱,解決危機的關鍵在于德國是否決定將南歐債務貨幣化。
他指出,若做出該決定,最終將走向財政聯盟、銀行業聯盟。當然,德國納稅人擔憂是否將為此承擔費用。
默克爾將于2013年9月迎來新一屆的選舉,所有這些都將成為其選舉的威脅因素。
Das指出,德國民眾希望從其中得到部分回報,無論是對于預算還是銀行業更大的政治控制,德國民眾都想從中得到益處。若德國徹底交出權力,失去了關鍵的控制權,這對于他們來說無疑是政治上的自殺。